美国半导体关税风暴来袭,税率高达100%,行业反应出乎意料?
美国即将开征半导体关税,税率最高可达惊人的百分之百,但令人意外的是,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这一举措可能会对全球半导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尽管关税的具体实施细节尚未公布,但这一决策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和关注,这一政策将如何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以及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尚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美国特朗普政府最快可能在本周公布针对半导体加征关税的细节,据市场预估,税率可能高达25%~100%,这一新规则不排除以晶圆制造地(wafer out)作为源产地来加征关税。
这将严重影响台积电、三星等产能集中在亚洲地区的晶圆制造大厂,以及NVIDIA、苹果、高通、联发科等依赖亚洲晶圆代工产能的芯片设计厂商。
今年4月14日,美国商务部下属部门工业与安全局(BIS)通过联邦公报官网宣布,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赋予的权力,对进口半导体及其衍生产品、进口药品及药用成分进行国家安全调查,并公开征求意见,调查主要聚焦外国补贴、供应链依赖风险、美国国内产能瓶颈等14项细节,旨在确定进口半导体及其衍生产品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涉及的产品包括半导体基板、裸晶圆、传统芯片、尖端芯片、微电子和SME组件等。
针对这一调查,仅收到了10篇回复意见,业界担忧回复意见太少,可能会让特朗普政府认为反对声音小,进而增加开征高比例半导体关税的可能性。
近年来,美国BIS针对关税议题多次征询公众意见,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若公众意见纷杂或反对声音大,美国政府可能会搁置加征关税,但此次关于半导体关税的公众反馈却寥寥无几,可能会让特朗普政府误以为“大家普遍没什么意见”,从而决定实施半导体关税。
特朗普曾表示,将对外国生产的计算机芯片、半导体和药品征收关税,以激励生产回流美国,如果想避免高额关税,就必须在美国本土建厂。
为应对“半导体关税”威胁,台积电已宣布在美国新增投资,并多家美国大客户表示将在台积电的美国晶圆厂生产芯片,但台积电目前产能有限,仍依赖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产能。
预计特朗普的半导体关税政策将主要针对中国台湾和拥有庞大成熟制程制造产能的中国大陆地区,这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迫使厂商寻找替代供应来源,可能短期内利好英特尔等在美国拥有产能的厂商,但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导致采购周期拉长、成本上升等问题,影响企业盈利,特别会影响美国芯片厂商及电子品牌厂商的全球竞争优势。
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预测报告警告,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税超过100%,导致整体关税率超过40%,今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下滑,明年可能继续下滑,这将抑制消费者购买欲,对上游半导体供应链产生负反馈。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实施高比例半导体关税,全球半导体市场将面临重大变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