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辅助驾驶应急处置应纳入驾考,单纯撞车前两秒报警不足应对突发状况
摘要:
专家建议将辅助驾驶的应急处置纳入驾考内容,因为现有技术中的撞车前两秒报警无法应对突发情况,驾驶者需要掌握在辅助驾驶系统出现紧急状况时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加强驾驶者在应急处置方面的训练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将辅助驾驶的应急处置纳入驾考内容,因为现有技术中的撞车前两秒报警无法应对突发情况,驾驶者需要掌握在辅助驾驶系统出现紧急状况时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加强驾驶者在应急处置方面的训练至关重要。
新闻报道,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最近公开发表观点,强调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中,建立与智能驾驶相适应的技术安全标准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极端工况下的强制安全措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田丰呼吁对交通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指出当前交通法规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呼吁不能用旧的规则来管理现代汽车。 田丰强调,社会安全教育体系也需要相应地进行重构,他提议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驶考试范畴,以确保驾驶员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这一措施旨在提高驾驶员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针对小米SU7爆燃事件,田丰指出,在车辆碰撞前仅两秒内发出警报对人类驾驶员来说反应时间太短,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从国际标准看,智驾系统的接管缓冲期通常设定为10秒以上,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智驾系统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为了保障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田丰提出了两大建议:一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二是提高系统的计算处理能力,他还强调,如同人类需要考取相应驾照一样,配备智驾系统的车辆也应该有严格的“驾照”标准,以确保安全底线。 田丰指出,现在很多自动驾驶系统的训练都是使用开源数据,但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考核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他进一步强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法规和安全教育体系,以确保公众的安全和福祉,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和挑战。 田丰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在法规、安全教育和系统技术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改进和提升,以确保公众的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