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调整命名策略,小米汽车智驾更名响应国家号召的举措
摘要:
车企正在调整命名策略,小米汽车针对智驾更名辅助驾驶做出回应,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的举措之一,随着国家对汽车行业管理的加强,车企在命名上更加注重合规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小米汽车的回应体现了行业内的积极响应和适应,未来车企将继续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策略。
车企纷纷调整命名方式,小米汽车针对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作出回应,表示这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行业趋势,此次更名旨在明确驾驶辅助功能的定位,避免消费者误解,强调驾驶安全,此举也反映了汽车行业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趋势。
经过修正错别字、修饰语句和补充内容,文章焕然一新:
电脑知识网5月6日报道,小米官网及其App的订购页面进行了更新,统一调整了关于智能驾驶的相关措辞,将原先的“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小米SU7标准版所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不带激光雷达)也相应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此前称为“小米智驾Pro”,而针对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所搭载的Xiaomi HAD(带激光雷达),现在则称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此前称为“小米智驾Max”。
“代客泊车”功能的描述也相应修改为“代客泊车辅助”,这一更改不仅体现在网页描述上,连相关的图片也进行了更新。
对此,小米汽车客服向媒体解释,这次更名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汽车行业的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客服强调,相关功能属于辅助驾驶功能,驾驶者需时刻关注路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控制车辆,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客服表示这是停车场区域的一个辅助驾驶功能,能够按照记忆的路线自动巡航并泊入车位,功能和之前相同,只是名称有所更改。
除了小米汽车,理想、小米、蔚来、鸿蒙智行等多家车企也在宣传上采取了类似的调整,不再过度宣传高阶智驾等概念,而更多地采用导航辅助驾驶等表述,明确强调其“辅助驾驶”的属性。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曾发表文章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如果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夸大辅助驾驶功能(例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相关法律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处罚,根据规定,可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吊销营业执照,各车企在宣传时应当更加谨慎,确保信息真实、准确,避免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