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自研盾构机成功下线,长16米,重逾万吨,开启地下工程新篇章
摘要:
我国最大自主研发盾构机成功下线,该盾构机长度达到惊人的16.66米,重量更是高达5650吨,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盾构机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迈上新的台阶,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成果的研发下线,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也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努力。
我国最大自主研发盾构机成功下线,该盾构机长度达到惊人的16.66米,重量更是高达5650吨,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盾构机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迈上新的台阶,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成果的研发下线,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也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努力。
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这台盾构机长达16.66米,重达5650吨,标志着我国在盾构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的成功研制展现了我国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将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沧渊号”盾构机配备智能掘进系统,实现全程自主控制、智能诊断维护及智能降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采用高效掘进技术,它可在复杂地层内实现单次掘进2000米而无需换刀,盾构机还具备主动防护安全系统,通过可视化、可控制化技术有效避免潜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沧渊号”引入了管片连接构件智能拼装及掘进同步拼装控制系统,使智能拼装与掘进作业能够同步进行,生产效率提升50%,该盾构机还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管片上浮、盾尾间隙及管片变形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绿色换管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确保掘进过程的安全环保和隧道成形质量。
这台盾构机将被投入到海太长江隧道的左线掘进施工中,该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随着“沧渊号”的投入使用,我国隧道建设技术再次引起世界瞩目,展现出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创新能力,我们期待它在未来的施工中创造更多辉煌业绩,展现中国制造的卓越品质。
(图片说明: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盾构机“沧渊号”下线,即将投入海太长江隧道施工,图片来源: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