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北京盛大开幕,参赛条件详解
摘要: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该赛事旨在展示人形机器人在运动领域的表现,参赛条件包括机器人必须符合特定规格和标准,并且必须自主设计、制造,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形机器人参与竞争,展示了现代科技在体育领域的创新成果,该运动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体育与科技的融合。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比赛时间为8月,参赛者需满足六大条件才能参与竞技,此次活动将展示人形机器人在运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吸引全球顶尖机器人研发机构和企业参与,这一盛事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竞技比赛,更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电脑知识网报道,根据央视新闻消息,盛大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于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盛大举办。
参加本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机器人需要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 参赛的机器人必须是参赛队自主研发或采购的,不得使用非参赛队制造的机器人。
- 机器人必须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实体,不得分割成多个子单元或通过软缆连接,在比赛场地内,不得设置任何标记物。
- 机器人需具备人形特征,包括躯干、上肢、双足,其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离应为身体高度的40%-70%,对于场景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可以采用轮式或双足式设计。
- 机器人必须自备能源,但严禁使用任何具有危险性的能源。
- 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遥控或完全自主控制,手动遥控必须采用无线方式,操作人员在指定区域进行指挥,而完全自主控制则要求除发送开始指令外,计时阶段不得有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全程由机器人独立完成,特别地,自由体操、单机舞蹈、群体舞蹈等项目必须采用完全自主控制。
- 比赛期间的网络由各参赛队自行提供和保障。
据悉,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设计巧妙融合了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
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19个项目,旨在展示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与实用性。
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丰富的小项,包括田径(100米、400米、1500米、4 x 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自由体操以及2V2、3V3、5V5足球赛等,这些项目将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不容错过的还有表演赛和场景赛,它们将展现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性技术,相信这场盛大的赛事将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盛宴和前沿的科技体验。(图文来源:https://www.richonligh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