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发出成本降低三分之二的新型水平对置两缸增程发动机
上海交通大学成功研发出新型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其成本相较于传统发动机降低了三分之二,这一创新技术的研发,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更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新型发动机的问世,有望为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推动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同时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成功研发出“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这一创新技术的研发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成本,直降至原有三分之二的水平,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在汽车行业引起了革命性的关注,有望推动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同时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在最近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受邀出席并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介绍,自2008年起,上海交大团队便开始致力于研发此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四缸直喷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自然吸气加气道喷射的方式,并取消了涡轮增压和可变气门等复杂系统,这一创新设计显著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并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该发动机采用塑料机身替代传统的金属机身,最大程度地减少金属用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减轻整体重量,其高度集成的油、气、水附件等多个系统被整合为一个模块,内置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水箱和水泵。
许敏自豪地表示:“我们的油电转化效率和热效率均达到惊人的40%,增程过程完全无感,无任何噪音,全部通过AI进行控制。”由于增程器的发动机不参与车辆驱动,只负责发电,因此排量并非关键要素,这一特点在理想ONE等车型中已得到市场验证,表明其市场接受度较高。
市场上已有采用两缸发动机的车辆,例如已停产的宝马i3增程版,相较于四缸发动机,双缸发动机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更适合轻量化和低油耗的场景,其动力输出的连续性和平稳性可能不如多缸发动机,需要通过设计优化来解决振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汽车双缸发动机的接受程度相较于三缸发动机还要低,对于其推广应用确实是一大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相信双缸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将会逐渐明朗。
上图展示的是上海交大研发的“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汽车行业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成功研发不仅为汽车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经济实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