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机七年未知情每月收取高额流量套餐费引发关注
一位老人使用的手机在七年内未被通知的情况下,每月被收取了50元的流量套餐费用,据悉,老人对此并不知情,也从未使用过相应的流量服务,这种情况引发了公众对于电信运营商透明度的质疑,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一位老人使用的手机每月被自动开通了一项价值50元的流量套餐,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年之久,老人对此一无所知,据悉,这项额外的收费给老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关于此事的详细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但此事已经引起了公众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和手机使用安全的广泛关注。
吴先生为其父母购买了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主要用于接打电话,并未配备摄像头或微信功能,每月的资费为129元,最近吴先生发现这款手机的每月消费金额远超129元,经过仔细调查,他发现套餐中多了一项每月50元的流量支出,而且已经连续扣费了79个月,吴先生坚称,他从未为老人开通过这项对他们来说并无必要的流量服务。
公开报道显示,手机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消费纠纷屡见不鲜,其中隐蔽扣费问题尤为突出,部分手机用户反映,他们会在未经二次确认的情况下,被擅自开通多个增值服务,导致被多扣费。
对于这种情况,业内人士建议运营商应严格执行“二次确认”的规范程序,在发送给用户的要求确认的信息中,必须明确包括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名称、具体业务名称、资费标准以及退订方式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电信服务规范等相关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为用户办理电信业务时,应明确、清晰地告知用户收费标准和协议有效期等特别注意事项。
消费者对于开通增值业务拥有不可争议的知情权,如果运营商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开通收费业务,用户有权及时投诉,针对这起事件,不少网友表示震惊,纷纷评论道:“老人机居然也会被开通不必要的服务”,“运营商应该更加透明,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也有专家建议消费者要定期查看自己的账单,确保没有未经授权的服务和费用。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营商应如何规范自身行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大小,消费者都应该对自身的消费账单保持警惕,确保不被不明扣费所侵害,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社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与照顾,确保他们在使用现代科技产品时不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