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诱导打赏背后的套路,更可怕的收费陷阱揭秘
近日,丰巢快递柜的诱导打赏行为引发公众关注,除了丰巢,还有许多类似的诱导收费套路正在悄然进行,这些套路往往让人在不经意间产生消费,甚至被忽悠打赏,这些套路的存在更加可怕,因为它们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被这些套路所迷惑。
丰巢智能快递柜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其是否诱导消费者收费的争议引发了热议,文章标题如「丰巢诱导收费,存放7小时需打赏一元才能开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难道快递柜也承受不住运营的压力,需要以收费的形式来维持生存吗?
根据微博头条发布的图片显示,丰巢取件界面中的「跳过赞赏」选项被置于付款二维码下方,且该选项与二维码的对比度较低,难以察觉,这看似在悄无声息地引导消费者进行扫码支付,尽管丰巢随后回应称可选择跳过赞赏,误赞赏可退,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丰巢存在诱导收费的行为。
除了日常取快递外,许多消费者在周末会选择乘坐火车进行短途旅行,在出行方面,火车以其高性价比和相对轻松的体验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一些第三方火车票订票平台如高铁管家也存在诱导收费的问题,在订单支付页面,除了明确标示的票价外,还会添加一些附加服务如VIP优先出票、酒店红包等,这些附加收费项目往往难以被消费者察觉,平台通过设计页面布局和按钮大小、字体颜色等方式,引导消费者点击付费。
除了线上平台,线下商家也存在类似的诱导收费问题,一些美容会所打着「1元进店」的体验口号,引导消费者进店体验美容项目,并在护理过程中推销各种护肤产品,忽悠消费者消费数万元,这些线下的诱导消费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且诱导消费的金额往往更为惊人,幸运的是,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及时曝光此类案件,提醒其他消费者保持警惕。
诱导收费一般从两个方面欺骗消费者买单,一是利用消费者的惯性思维,以快递柜为例,大多数消费者取快递时习惯性地扫码开柜后迅速离开,忽略了其中的附加收费项目,另一个例子是某些商城的优惠券活动,消费者只关注优惠券的面值而忽略了其使用规则,导致在使用时才发现无法使用,二是线下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无尽的洗脑,商家通过不断推广和宣传,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想法,进而被商家诱导消费。
当消费者遇到个人消费权益被侵害时,可以通过与商家沟通、拨打消费者委员会电话、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如果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最高可获得三倍赔偿。
商家和平台应该更加真诚地对待消费者,清晰地标示所有的附加收费项目,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够明确了解并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购买附加服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消费环境,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