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重返巴西市场,开启外卖业务新篇章,拓展全球布局的新征程
滴滴经历波折后重返巴西市场,此次转型专注于外卖业务,此前因种种原因被迫退出巴西市场,但如今再度进入,展现出滴滴对于海外市场的坚持与努力,此次回归,滴滴将如何应对市场竞争,以及如何融入当地市场,备受关注。
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推敲,我为您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曾经因本土巨头iFood的霸王条款而暂时退出的滴滴,如今带着墨西哥市场的经验,再度进入南美最大经济体的外卖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自2011年开始扎根巴西的外卖平台iFood,曾是巴西外卖市场的绝对垄断者,面对新的入局者,iFood向巴西餐厅发出外卖平台“二选一”的要求,使得滴滴的“99 Food”等众多外卖平台不得不退出竞争。
4月5日,滴滴出行宣布以“99 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这次回归并非简单复出,而是携带着丰富的经验和策略。
根据滴滴披露的数据,其巴西业务已积累5000万活跃用户、70万活跃骑手,服务覆盖3300多个城镇,近三年两轮出行订单量突破10亿单,重启后的外卖业务将结合滴滴既有的出行网络,骑手可同时承接“送人、送货、送餐”任务,这种站内转移用户的方式,或许能够帮助滴滴攻破老牌餐饮外卖平台的防线。
尽管巴西外卖市场总体规模不小,但外卖在巴西的普及率相对较低,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巴西外卖市场的规模在2023年达到了1390亿雷亚尔(约1747亿人民币),但外卖用户仅占人口的30%左右,巴西中小城市的外卖渗透率不足30%。
巴西外卖市场的增速超过平均水平,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巴西的外卖市场的年增长率约15%-2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8%-12%,这表明巴西有可能成为外卖平台的蓝海。
在巴西市场,需要新的策略,滴滴在墨西哥市场的经验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墨西哥市场布局期间,滴滴推出了出行和外卖业务,并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通过低价快车和摩托服务从三四线城市向中心包抄,实现了对Uber的弯道超车,滴滴还通过出行+外卖+支付的三线并行模式,提高了效率和用户粘性。
滴滴计划将墨西哥经验“巴西化”,考虑到iFood的用户定位偏向于中高收入人群,滴滴将重点攻坚外卖渗透率不足5%的中小城市,并开展夜间配送、生鲜杂货等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滴滴还推出了99Moto服务,为城镇居民提供共享摩托,以满足巴西对于两轮出行的需求。
在支付方式上,滴滴也计划和其他业务形成交叉补贴,通过支付业务的优惠活动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其平台,获取更多用户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更完整的用户画像,或许便于平台优化偏好推荐。
此次滴滴的入局或许能与即将进入巴西的其他外卖平台一起改变巴西餐饮平台的竞争生态打破iFood的垄断局面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同时伴随着巴西骑手和商家对于市场多样化竞争的需求和呼声滴滴此次的回归无疑给巴西的外卖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