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交友APP乱象,女性用户聊天收入占比超四成
摘要:
央视报道指出,交友APP存在乱象,其中女性用户通过聊天获得的收入占据四成以上,这些交友APP涉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用户权益保护,存在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等问题,报道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同时提醒用户在使用交友APP时需谨慎防范风险。
央视报道指出,多款交友APP存在一种模式,即女性用户在平台上与男性聊天时可以获得收益,收入可占45%以上,这些APP利用用户间的互动进行盈利,通过聊天室、匹配机制等方式吸引用户注册使用,并在其中设置男女用户不同的收益分配比例,这种运营模式引发了公众对于交友APP是否真正关注用户体验还是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质疑,专家提醒用户在使用交友APP时需谨慎,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不良交往,央视报道多款交友APP,女性用户与男性聊天可获较高收益,引发公众对其盈利模式的质疑,专家提醒用户使用需谨慎,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央视报道了一些所谓的聊天交友软件背后隐藏的秘密,这些软件表面上提供交友服务,实则隐藏着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报道中提到,一些名为“初爱”和“她伴”的交友App,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尤其是男性用户,在付费之前,许多女性用户频繁搭讪聊天,但一旦男性用户充值付费后,这些美女会突然消失,更进一步地,当男性用户尝试与女性会员视频聊天时,一些女性用户毫不忌讳地涉及黄色内容。
调查发现,这些App中的男性用户在与异性聊天、语音、视频时都需要花钱,而女性用户则可以通过与男性用户的聊天赚取分成,在这类恋爱交友App的运营生态中,男性用户被视为消费者,而女性会员则作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可以从与男性用户的互动中赚取高达45%以上的分成。
央视的调查还揭示了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一个超过370人的微信聊天群中,不仅陪聊可以赚钱,拉熟人入行也能获得一定的报酬,微信群的公司项目经理甚至坦言,这类交友软件都存在擦边球现象,但收益却相当丰厚,利润率高达300%-3000%,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线上擦边球的交易只是引流手段,真正的赚钱机会在于将用户引导至线下进行黄色交易。
据知情人透露,这种明目张胆的涉黄服务背后有“音对”App公司的专项扶持引流政策,在“音对”语聊App上,提供了各种互动游戏和私聊服务,并明码标价,用户可以选择带走心仪的女主播到私密语聊房间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甚至,有用户选择花费更多金额以享受更私密的服务,通过其他社交平台进行色情视频通话。
这些交友软件利用人们寻找伴侣的需求来牟取暴利,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也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软件的监管,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净化网络环境,广大市民也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这类消费陷阱。